普定縣:科技特派員深入種養前線 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能

鄉村振興,科技為要。近年來,普定縣推動一批懂技術、善指導、接地氣的科技特派員下沉一線,將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為全縣種養殖產業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圖為科技特派員一邊演示著果樹修剪技巧,一邊細致講解技術要點。
馬場鎮東昇兔業有限公司的籠舍內,肉兔毛色光亮、活力十足,很難想象這里曾因飼養技術不規范面臨“成長煩惱”。在這一關鍵節點,科技特派員主動上門,開啟“一對一”精準幫扶,從兔場日常管理到人工授精技術,手把手解決企業養殖難題。東昇兔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鄧學林介紹,經過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和培訓,兔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受胎率從以前的75%提高到現在的83%,成活率從以前的93%提高到現在的97%。如今基地養殖周期較之前縮短了2至3天,人工成本及飼料成本大幅降低,年產量增加2萬只,毛收入增加60萬至80萬元。更讓鄧學林安心的是,隨時能獲得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支撐。“在養殖過程中,不管我們遇到任何難題、有任何技術需求,只要與科技特派員溝通,他們都會及時回復并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有科技特派員的幫助,就有了堅強的后盾,我們企業更有信心和底氣了。”鄧學林說道。
這樣的幫扶故事在縣域內隨處可見。安順升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果園里,一場熱鬧的“移動課堂”正在進行。科技特派員一邊演示著果樹修剪技巧,一邊細致講解技術要點,農戶們聽得認真、贊不絕口。
圖為科技特派員指導馬鈴薯種植技術。
“去年通過農科院的指導培訓,今年我們果園的掛果率逐漸提高,比去年增加了20%~30%,果子的品質也提高了,希望今后有更多類似的科普和免費的技術支持。”安順升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肖輝勇說道。據悉,普定縣現已建成茶葉、馬鈴薯、肉兔等示范基地5個,總面積300余畝,組建起24人的科技特派員隊伍,覆蓋全縣13個街道(鄉鎮),成為助力農業科技發展、服務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普定縣科技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家勝介紹說:“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員隊伍已服務600余天,培訓1200余人,解決技術難題77個,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72項,幫扶合作社、企業45家,自主投入20個項目,培育致富帶頭人40人,幫扶農戶304戶。”
未來普定縣將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的作用,推動更多農業科技成果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的科技力量。張家勝表示,下一步,將強化溝通協作機制,全面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不斷實施好科技項目和平臺建設,提高科技特派員的服務質量,通過多方協作,讓科技特派員工作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普定縣市級科技特派團團長符世雄也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加強團結協作,進一步提高科技服務工作的質量;通過強化示范引領,進一步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技術水平。后續將圍繞農戶實際需求開展技術服務,持續為普定縣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貢獻科技智慧。(文/圖 何 召、羅 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