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科技入黔” 貴州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座談會舉行
8月19日,貴州省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座談會在貴州省農科院舉行。本次座談會由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貴州省農業科學院主辦,旨在推動貴州馬鈴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馬鈴薯種質資源引進和育種技術提高,助力深入推進“科技入黔”。

座談會現場。
會上,貴州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黃遠紅對各位專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馬鈴薯作為我國第四大主糧作物,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貴州憑借獨特的氣候和生態條件,已成為全國馬鈴薯優勢產區之一。省科協將積極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座談會現場。
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何光前在致辭時講到,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馬鈴薯產業發展,經過多年努力,貴州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年產量突破12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南方商品薯生產基地之一。何光前說,本次座談會既是一次技術交流的盛會,更是深化合作的新起點。希望通過與國內頂尖專家的對話,進一步凝聚共識,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主任謝建民在致辭中介紹了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的基本情況及相關合作成果。他表示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將加強與貴州的合作,為貴州馬鈴薯發展貢獻力量。
主旨報告環節,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馬鈴薯育種專家菲利普·基爾博士以《Science Without Borders:Strengthening Guizhou's Potato Industry Through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為題,分享了國際馬鈴薯中心在馬鈴薯育種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國際合作經驗,為貴州馬鈴薯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則以《從育種到加工:科技賦能我國馬鈴薯產業提質增值》為題,深入剖析了科技在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中的關鍵作用。

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馬鈴薯育種專家菲利普·基爾博士作主旨報告。
交流報告環節,貴州省農科院園藝所所長、研究員李飛作了《貴州省馬鈴薯產業概況及育種進展》的報告;貴州省農科院生技所副研究員羅小波圍繞《馬鈴薯抗寒性狀基因挖掘與功能驗證》進行了交流報告;省農科院園藝所副研究員劉嘉圍繞《酸處理對馬鈴薯熱加工質地特性的影響機制及應用展望》進行了交流報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首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作主旨報告。
在與會代表交流發言環節,與會人員就馬鈴薯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挑戰以及解決方案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大家一致認為,通過本次會議,不僅加深了對貴州馬鈴薯產業現狀的了解,也拓寬了國際視野,為未來的合作與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貴州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座談會的舉辦,為貴州馬鈴薯產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貴州馬鈴薯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圖/文 林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