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區:“淺旋耕飛播”技術助力油菜種植降本增效
金秋時節,花溪區的水稻、玉米已大面積收獲完畢。利用秋收后的茬口期,全區正緊鑼密鼓開展油菜播種工作。與往年不同,一種名為“淺旋耕飛播”的輕簡化技術正在田間地頭大顯身手,讓油菜種植變得高效。
田間地頭,傳統的移栽方式正被高效的飛播技術所替代。貴州溪上春山生態農旅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李志對此深有體會:“我公司今年計劃種植上百畝油菜,如果全部采用人工移栽,需要大量工人,成本高、進度慢。在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建議下,我們今年采用了淺旋耕飛播的新模式,肥料種子一起播撒,每畝成本僅15元,每天能播種30畝以上,每畝地能節約3個人工,幾天就能全部播完。”
據了解,近年來,花溪區始終從農民切身利益出發,因地制宜大力推廣油菜輕簡化直播技術。今年,在技術和品種上實現了雙重升級。在品種上,重點推廣由中國科學院、省農科院選育的“油研501”“油研585”“中油雜501”等優質油菜品種。在技術上,則在青巖鎮新關村、燕樓鎮槐周村打造了兩個百畝以上的高產示范點,集中展示從旋耕、播種、施肥到飛防的全程機械化應用。
“這種‘種肥同播’的模式,不僅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成本,解決了油菜適時播種的難題,還通過合理增加種植密度,將畝均株數提升至20000株以上,為最終的油菜畝產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花溪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介紹道。示范點重點推廣的“一增兩優三減油菜栽培技術”和“一促四防”等關鍵技術,旨在實現油菜生產的增產、優產和綠色高效。
為從根本上保障農戶的種植效益,花溪區還計劃在燕樓鎮同心村建立一個100畝的區級集中育苗點,以確保油菜苗齊、苗壯,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同時,在燕樓鎮同心村和青巖鎮新關村開展的油菜新品種篩選試驗也已啟動,共種植了“油研BD28”“黔油99”等24個品種,將通過系統比對,篩選出最適宜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為全區油菜的擴面增產提供科技支撐。
下一步,花溪區農業農村局將繼續探索并推廣更多高效、節本的種植模式,同時加強天氣監測與技術跟蹤服務,引導廣大農戶適時播種,全力推動全區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花溪區人民政府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